一、課程內容
動作評估是以動作模式為主導的思考方式,經過動作評估所得到的「功能診斷」與結構診斷做連結,讓治療師知道個案的結構損傷是否可能由不正常的動作模式引起,又或者受傷過後導致的動作模式改變讓個案的疼痛一直無法完全消失,所以只透過結構診斷的訊息來制定復健計畫是不夠的。
在臨床上常看到結構損傷經由手術或徒手治療改善後,仍然有一部分的人有非常高的復發率,這很可能是個案每天仍然會重複錯誤的動作模式刺激受傷的結構,而這時功能診斷給予的更多訊息,配合結構診斷,讓治療師能針對個案制定更有效、全面性的的復健訓練計畫,以更整體、全面的方式了解客戶的骨骼神經肌肉系統問題。
這類個案的運動治療不只在於恢復正常活動角度與建構足夠的肌力,透過功能診斷給予適當的「矯正性運動」訓練,讓個案重新學習一個對組織負荷較小的動作模式,動作學習須要很專注去覺察身體做動作時反應,一旦個案透過身體知覺可以辨識正確的動作模式後,需要再一段時間的持續練習,才能讓正確的動作模式不經過特別的思考就自然的呈現在日常生活動作中,而當動作異常被矯正後,疼痛的復發頻率也會跟著下降。
二、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中市物理治療生公會
三、協辦單位:蔡金福骨科診所
四、學分認證:臺灣醫事繼續教育學會(物理治療師/生)認證教育 8點
五、認證字號:臺醫學審物字 第PT109090.109442號
六、授課日期:110年03月21日(星期日)
七、授課時間:AM 09:00 至 PM 17:00
八、授課地點:中山醫學大學 正心樓 2樓 0221教室
(臺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
九、學員名額:58人
|